避免裝潢蟑螂與預算爆表!6個新手裝潢前該知道的重點
第一次裝潢就踩雷?預算、流程、心態都要先搞懂
「第一次裝潢」很容易高估成果、低估風險。許多新手以為請了設計師就能全權交辦,但實際上,裝潢是一連串密集的選擇與決策過程。從丈量、平面規劃、估價、選材到施工,每一步都可能因資訊不對等而產生錯誤
有些人看到網路上的裝潢美圖,便為自己的家設定過高標準的風格目標,卻忽略了現實預算難以支撐那樣的材質與工法。建議在一開始就與設計師明確溝通預算與實際需求,在「需要」與「想要」之間做出取捨,並編列詳細的預算表,避免忽略拆除、運送、監工等容易被低估的費用
另外也要預留約 10%~15% 的「緊急預備金」,才能從容應對施工過程中突發的追加費用或變更項目,降低裝潢災難的風險
新手裝潢懶人包,source by Freepik
裝潢注意事項有哪些?從驗屋到選材一次掌握
裝潢不是拿到新房就能馬上開工,從一開始的「驗屋」到「選材開工」,每一個步驟都藏有關鍵細節。許多第一次裝潢的新手小白常常忽略初期的重要程序,導致後續修補或追加費用不斷
首先是驗屋,交屋時若沒有做好詳細的檢查紀錄,未來發現牆面空鼓、水電問題時,責任歸屬難以釐清。建議可考慮尋求專業驗屋公司或驗屋團隊,協助檢查牆面是否有裂痕、窗框是否滲水、水壓與插座配置是否正常。這類專業服務不僅檢查更全面,也能提供報告佐證,保障後續裝潢工程的安全與你的權益
其次是室內設計與裝修,裝潢工程涉及泥作、水電、木作、油漆等多道流程,若順序安排錯誤,會影響效率、增加費用;例如沒先處理水電定位就先封牆,後續拆改費時又費錢。建議尋找經驗豐富的室內設計公司,由設計師協助整合時程並與你保持即時溝通,才能避免誤差與爭議
最後是選材,許多裝潢新手常憑直覺選擇「看起來美」的建材,但沒考慮使用頻率、耐久度或保養方式,日後容易後悔
裝潢施工,source by Freepik
當心裝潢蟑螂!避開劣質包工、低價陷阱的3大方法
「裝潢蟑螂」是台灣裝修圈的黑名詞,專指那些以低價吸客、偷工減料,甚至收錢不完工的黑心包商。許多第一次裝潢的新手,為了節省預算,反而落入對方設下的陷阱
3個方法避免遇上裝潢蟑螂:
① 多方比價、細心觀察
看到報價超便宜先別急著開心!可以多問幾家廠商、比較估價單的細項內容。如果同樣的工項價格落差太大,可能代表有「藏東西」,例如材質不同、沒有包含監工或拆除費等
② 簽約要白紙黑字
很多裝潢糾紛都是因為沒寫清楚!合約裡要包含工項內容、付款方式、預計完工日期、保固年限,以及延誤或追加變更的處理辦法。裝潢蟑螂最會靠口頭承諾打馬虎眼,只有寫下來、雙方簽名,才有保障
③ 找合法立案的室內設計公司
別只靠朋友介紹或網路人氣推薦,務必要選擇有營業登記、有實體辦公室的室內設計公司,並確認對方有設計或營造證照。也可以參考他們的得獎經歷、過去作品或留言口碑來評估,這些都是避免誤踩劣質包工的重要依據
程作設計裝潢案例,Japandi風格
設計師溝通怎麼談才有效?避免設計圖與實際落差
不少人第一次裝潢,以為把風格喜好講一講、選幾張參考圖就萬事OK,結果完工後卻大驚失色:「跟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這就是常見的設計圖與實際落差
如何和室內設計師溝通:
1. 把你的生活習慣、需求講清楚,不只談風格
不要只說「我想要北歐風」、「我喜歡奶茶色」,而要分享你的日常生活,會不會常在家辦公?需不需要大收納?開放廚房會不會煮菜、有沒有計畫養寵物等,這些生活細節才是設計師畫出實用空間的關鍵依據
2. 看得懂設計圖,也要懂「哪些可能會不一樣」
設計圖上的視覺3D 圖美得像樣品屋,但材料質感、光線表現、尺寸比例在實際施作時都可能出現落差
天然材料本身就有落差
木頭的木紋、石材的紋理、皮革的色澤等,都是自然生成、無法完全複製的。若對材料外觀有特別偏好,務必在施工前與設計師確認是否可挑選指定板材燈光與材質會互相影響氛圍
3D 圖中的打光多為模擬效果,實際施工時,天花板高度、燈具類型、光源色溫等都會影響空間氛圍,可以在溝通圖面時就與設計師確認,並討論如何挑選、配置合適的燈具家具選擇會大大影響整體風格
有時候展示圖裡搭配的是高單價的設計家具,實際購買卻因預算選擇替代品,導致整體氣氛出現偏差。建議與設計師明確溝通:「圖中的傢俱是否為預算內可執行項目?」或提前討論是否由業主自購傢俱、再由設計師協助搭配
3. 每一次會議都記錄重點,並建立共識
與設計師討論時,建議養成「寫會議紀錄」的習慣,並雙方留下討論的文字紀錄,明確對焦出溝通重點,不只是避免誤會,也是當未來有爭議時的依據,對雙方都有保障
與設計師溝通的本質,其實就是共同解題的過程。只要你講得夠清楚,設計師才能畫出真正適合你的空間,而不是一個「看起來很漂亮但住起來不順」的樣子
程作設計裝潢案例,現代簡約、黑白設計
室內設計公司怎麼找?評估風格、報價、口碑這樣選
對「第一次裝潢」的新手來說,選到對的設計公司,能少走很多冤枉路。但市場上選擇那麼多,要怎麼挑才不踩雷?以下 3點幫你快速掌握選擇方向
室內設計公司怎麼挑選
看風格,有符合你喜歡的嗎?
每間室內設計公司都有擅長的風格類型,像是現代簡約、北歐日系、侘寂自然等。建議多看作品集,觀察是否在空間比例、材質選用與細節收邊上有你欣賞的設計感,而不只是看大方向報價透明,有清楚拆解嗎?
優質的設計公司會在初步報價時就提供項目拆解(丈量費、設計費、工程費等),也願意針對預算彈性調整建議方案。若只有模糊總價、細節含糊,要特別小心追加費用的風險網路口碑評價,使用者經驗最有參考價值
建議先查看 Google Maps 上的評價,特別留意留言中對設計師溝通態度、工程品質、售後服務的回饋。也可以到 Facebook、Instagram 等社群平台搜尋設計公司名稱,了解實際設計案例與完工照是否與官網展示一致,並觀察是否有標註材質、裝潢預算範圍,這些都能幫助你判斷是否符合自身需求
程作設計裝潢案例,國際獲獎作品
裝潢前該先準備什麼?時間、預算、願景清單三大基本功
對裝潢新手來說,啟動裝修前的準備工作,就像打地基一樣重要。如果想減少「設計圖落差」或「施工追加預算」等風險,請記得從以下三件事做起:
時間規劃要務實
不少新手裝潢會低估所需的時間,尤其設計期、估價期與施工期都會互相牽動。建議預留緩衝期,讓設計師與工班有更從容的作業空間,品質也更有保障預算要分明,留緊急預備金
除了基本的設計與工程費用,也別忽略拆除、運送、監工等隱藏成本。裝潢注意事項之一,就是務必預留 10~15% 的預備金,以因應不可預期的現場狀況與選材變動,避免預算爆表時措手不及願景清單,幫助你與設計師快速對焦
不用很專業也沒關係,裝潢小白也可以透過整理居家需求、風格喜好、收納習慣,甚至是你喜歡的 Pinterest 圖片與 Instagram 範例,來讓設計師更快掌握方向,提升雙方溝通效率